石頭S7 maxV Ultra初期使用評估

掃地機器人的目的是解放人類打掃的雙手,所以清掃乾淨以外,解放(讓你可以多懶)程度也會是這個產品的關鍵指標

過去有段時間,掃地機器人產品的差異只在吸力進步以及覆蓋率提升這兩件事情上,有點無聊到小二2021年直接就沒寫評比文(因為推薦的機器以及原因基本上跟2020年一樣),但近期掃地機器人的發展又開始爆發起來,主要是之前一些產品的重點功能開始整合起來,像是:

  • iRobot的自動集塵底座
  • 伊萊克斯的正面障礙辨識
  • 雷姬的拖地優化
  • 雲鯨的抹布自清潔等

上面單一項功能都不錯,而整合起來後更是讓好用程度往上飛躍,而目前做到完整整合的,至少其中一台應該就是石頭的S7 MaxV Ultra了 (陸版參考G10S)

小二因緣際會有機會先拿到S7 MaxV Ultra快速感受幾天,就先快速帶各位客倌看一下這台產品吧,掃地機的本體(S7 MaxV)就是S7跟S6 MaxV的綜合升級版,帶磨砂感的外觀質感upup,石頭目前掃地機一個小小但是很有用的功能就是按鍵鎖,不怕被爆走小嬰或是好奇小貓誤觸

正面的鏡頭辨識有所改版,但主要的辨識原則仍是透過兩側的光碰到障礙反射接收到後判斷有障礙

對於正前方的障礙規避非常的好,常見的家中障礙都可以正常的辨識並規避,所以正常一趟掃完,就可以看到家中有那些地方有掉東西在地上(不用再怕小東西掉到地上就不見了)

在暗處環境(例如沙發下、暗室等)會自動補光,確保能夠維持辨識,而從這邊也可以看到從S7開始主打的自動升降抹布板,在碰到地墊、地毯之類的材質會自動抬升,避免弄濕

如果沒有搭配基站的話,就需要像一般的掃地機器人一樣定時清理集塵盒

內裡部分還算好整理,沒有太多麻煩導致難以清潔的縫隙

底部部分可以看到分成兩大塊區域,前半段的移動與吸塵,以及後半段的抹布

單邊刷、6組防墜落偵測,非常標準的配置,機器本身運轉時也會配合滾刷長度,讓機器靠在一個剛好能掃到的邊緣,這樣的好處是機器的碰撞很少,但對於角落的打掃比起一些拼命貼的機器就偶爾會漏一點點,但仍在很不錯的範圍

浮動式的吸口,要注意的是後方有一個小小的膠條,可以幫忙刮(擋)髒污,增加清掃效果,同樣是一個小小,但很有幫助的設計點,比較可惜的是機器為了要維持圓形機身造型,滾刷的長度始終有限且無法前置

滾刷是純膠刷,這種的造型比起一般的膠毛混合刷來說,音量會稍微大一點點(但石頭這台還是稱的上安靜),最主要的好處是不卡頭髮,運轉過程中會讓頭髮往兩側被收集起來,後續維護就很簡單,甚至不用剪刀

後方則是容量200ml的水箱,可以按壓直接向後取出,供水的方式可以手動加水或是讓基站自動補水,雖然有基站自動補水一定是優先用基站,但假設遇到透天之類需要多樓層打掃的時候,就不用把機器扛回基站樓層補水

另外從S7開始有的升降抹布架還是主打特色之一,充電的時候會保持升起狀態

基站的部分則可以分成上下兩塊區域,上半部真的很像咖啡機XD,由左至右分別是汙水槽、淨水槽以及集塵座

水箱的容量是3L,但並不是全部都拿來只補水箱的水(部分水是用做抹布清潔用),個人判斷加滿一次水大約可以支持2-3天的打掃就差不多了

汙水槽則是存放清洗抹布後的髒水,理論上清水一部份是用於清潔抹布後吸入汙水槽,另一部分是拿來拖地板,所以汙水滿的速度必然比清水消耗速度快很多,對於很懶的人來說應該可以補個2-3次水後再倒一次髒水就好,但可以的話還是每次補水都順便清一下吧XD

每次回洗大約需要2分鐘的時間,回洗過程順便把水給補滿,這邊一個影片沒拍到的注意點,就是機器在回洗的時候抹布板是升起的,所以不用擔心擦了髒東西會一路拖回去,但如果拖地過程還能夠特別判斷累積髒污,自動判斷回洗時間點就更加完美了

也可以在APP上設定回洗的頻率(by分區或是時間),如果追求最乾淨,家中小的話就選按分區,這樣掃完一塊位置(例如廚房)就會馬上回去洗完再出來繼續工作

而基站下半部分最為主要的就是抹布清洗部件了

實際清洗的方式就是上面看到的那組尼龍刷頭前後來回刮除髒污(影片來自石頭官網示意)

洗完抹布後,假設清潔結束,就會倒個方向,屁股朝外進行充電,在此同時抹布架會保持抬升狀態試圖自動風乾

最後針對各位客倌可能會有的疑問與小二的判斷,簡單出個QA吧

Q1. S7 MaxV Ultra掃拖的乾淨嗎

覆蓋能力上,石頭這種使用雷射方案的已經非常穩定,絕對都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走過所有能走的地方,最高速吸力5KPa也稱得上頂規,除了邊角因為機身造型沒辦法完美貼合外,其餘地方基本上都是會盡量走過且能做到掃吸乾淨的程度

而拖地表現受益於拖地板會下壓與震動,從S7開始拖地表現就直直上升,面對乾燥後已經黏黏的咖啡漬,能夠很順利的一次通過就清潔至大致乾淨的程度(補充:時間不夠讓小二靜置到完全乾掉的超黏狀態,之後有時間會補測,但這個是已經有一定黏度的狀態了)

這裡面值得注意的是短短的40cm的橫幅,機器來回折返總共10次,代表每次的橫向移動幅度很小,這也是拖地與清掃效果能夠叫好的原因之一

拖前後的對照,而從右邊的照片可以看到出水其實並不算少(機器共有三段出水,測試拖地效果是使用最強的一段)

Q2. 自動集塵與自動洗抹布真的實用嗎?

沒有自動集塵的一般掃地機,大概每週需要至少清理一次集塵盒,有了自動集塵後這個時間可以延長到1-3個月不等,而集塵盒還算是好清理的,抹布是需要每次使用完都清潔的部件,自動洗抹布的功能,以個人來看實用價值比起自動集塵還要更高一些

這項測試小二使用醬油膏兩大匙當作汙染源,直接均勻抹在抹布上,並用吹風機大致吹乾後再靜置一陣子,以讓汙染能夠更加黏附在抹布上,經過一次抹布自清潔後結果對比如下,不敢說嶄新如初,但清洗的表現是很不錯的,至少這樣的抹布拿來續拖地板我沒啥心理障礙

Q3. 充電基站的維護輕鬆嗎?

基站要維護的就是三個地方:集塵袋更換、補水倒髒水、洗抹布的地方,其中補水倒髒水跟換集塵袋都是小事,洗抹布的地方是否會很髒就比較值得關注,前面有看到石頭的清洗方式是透過尼龍滾刷前後來回刮除,而在來回的過程中,也會順便把髒水往右側的排水處推,所以密集多次打掃與清後,可以看到尼龍刷左側的部分保持的還滿乾淨的

右側的排水處則可以看到有些許的髒汙,但也不多,個人初步感覺是每個月處理一下應該就ok

Q4. 目前小二對S7 MaxV Ultra的整體評價與需要提醒客倌們的地方

整體來說,S7 MaxV Ultra做的非常好,是一台整合度很高的產品,清潔有相當水準(拖地很不錯),而後續的人工維護需求也很低,大概就是這幾項:

  • 每3天換一次水(補清水、倒髒水)
  • 每個月清理一次滾刷
  • 每2個月換一次集塵袋

其餘時間完全能讓掃地機自行運作,而受惠於前方鏡頭辨識+圓形造型,機器本身卡住的機率極低,不需要救援,所以如果要買掃地機且預算足夠下,Ultra絕對是很頂的選擇,使用體驗極好

但這台陸版的G10S,則有另外兩個很重要的配件,目前台灣看起來似乎並未引進,分別是【自動上下水】以及【熱風烘乾】,自動上下水顧名思義,就是接水管以自動補水並排掉汙水,讓原本每3天要做一次的事情消失,這個畢竟需要走水線(不太理解的可以參考洗碗機的概念),沒有還不算太可惜

熱風烘乾則是一個沒引進真的相當可惜的配件,前面有提到,石頭S7 MaxV Ultra的抹布是採用自然風乾的方式

這種方式在【通風良好】或【濕度乾燥】的環境下來說可能是可以的,但台灣這種有點空汙,平常就建議關門關窗開清淨機的地方,通風良好自然談不上;而濕度乾燥就更別提了,在台灣根本沒有這麼一天

而小二直接在機器旁邊放一台Panasonic F-Y28GX(日除濕力14L)開一整晚,隔天起來一摸……抱歉抹布還是濕的(當然這也與我這幾天狂操機器,抹布真的很濕有關),但可見主動烘乾抹布這項功能,在台灣還是很有必要的

Q5. 還需要長期觀察,但目前小二還沒完成的部分

  • 抹布是否會發臭?如同前面所提,自然風乾就是不會乾,雖說洗的看起來還算乾淨,但長期來說會不會抹布發臭仍待觀察
    • 關於上面這點,官方回覆小二的說法:後續會規劃在APP增加基站刮條的刮乾程度設置,可以讓拖布更快乾燥;另外抹布發臭的問題以S7來看並沒有接獲多少這類客訴,應該不至於發臭
  • 基站排水處仍然多少會累積到一些抹布上被刮下來的髒汙,大約多久需要維護、維護起來麻煩與否也還沒測到
    • 關於上面這點,官方回覆小二的說法:以內部實測S7 MaxV Ultra到現在的經驗,建議消費者比照自動集塵的功能,60天清理一次基站右側疊層濾網即可

以上就是這次石頭S7 MaxV Ultra的初步使用測試個人心得,不算很深入,但希望已經能給在觀望中的客倌們一點幫助囉!

電小二

View Comments

  • 想看石頭G10跟ECOVACS T10 Turbo的評測
    本來想搶G10又看到T10 Turbo 價格差不多還多了光辨識跟烘乾 拖地似乎也強上一些!?
    但石頭S6用了近3年也沒出過什麼大問題 (除了輪子磨平要修補很麻煩)
    很怕換了牌子結果不適應它的行走模式....

  • S7 MaxV Ultra才賣沒多久,現在又看到石頭的新品G10
    這個銷售策略不會自己打自己嗎XD
    不過看到G10有自動烘布的樣子
    不知道小二會不會測這台,也想知道這2台的差別

  • 台灣真的很需要自動烘乾模組,機器價格貴沒關係,但重要的是功能要齊全啊,這才能讓人狠下心把錢花下去。小二說的很實在,在台灣這麼潮濕的氣候,拖布真的不太可能自然風乾(我也有想到放在除濕機旁邊這點,謝謝小二幫忙測試,果然無用T_T)。

  • 只要兩個月清一次濾網,卻要兩三天自己提水倒水,就更本沒有解放到雙手,自動上下水才是核心的需求所在。
    至於上下水的地點,官方只要願意提供配件,消費者自己來改也可以(對岸都提供到府服務的,看看雲鯨J2),問題在於官方就抱著「沒有辦法提供到門服務,就乾脆提供半套的產品」這種消極的態度,然後開出比競爭對手還高上一萬的價格,要消費者如何買單?

  • 謝謝分享較中立的評測,想請小二協助再測試並與官方詢問以下事項 (陸版有但台板被閹割)
    1. 汙水箱幾天會開始臭 ? (陸版有銀離子改善這一塊)
    2. 台灣版是否會引進烘乾模組 ? (app增加刮乾程度,應該只是噱頭為大,濕的就是濕的,刮一百次也不會乾,還徒增消耗抹布跟刮刀的壽命)
    3. 是否可以連接家裡的Google Assistant用語音啟動?

    • 1.之後我會觀察一下能放幾天,但三天換一次水應該本來就是需要做的
      2.官方說是暫時還沒但會評估(至於上下水應該機會不大),刮乾應該還是有幫助,畢竟抹布扭乾還是可以乾快一點
      3.google home應該是可配

      • 三天換一次水是本來就該做的,那何不三天也換一次集塵盒,本來原廠就提供的功能,卻因為賣到台灣莫名被閹割掉,對岸早就很多用洗手台或廚房下改裝的方式(連便宜的G10都可以實現),實務上其實不難,自己的競爭優勢自己放棄罷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a411q7A7?spm_id_from=333.880.my_history.page.click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