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開箱實測PART25 : 石頭掃地機器人S7+
單一測評 掃地機器人專題

掃地機器人開箱實測PART25 : 石頭掃地機器人S7+

石頭的掃地機一直以來都很跟的上主流,相當善於參考別的品牌優點,且也不是單純抄作業,而是經過調整之後才放在自己的產品上,本次小二實測的則是6月下旬才要開始在台灣販售的S7+,話不多說,廬山真面目在此!同樣延續雷射LDS的導航設計架構

一、基礎部分:

首先在機體上新增的按鍵鎖是一個非常友善的設計,特別是對於像小二這種家裡有寵物又有小嬰兒滿地爬的環境,不用擔心機器被誤觸啟動,半夜被貓用掃地機叫醒,絕對不是什麼好體驗orz

正面則是回歸了原本S5的超音波設計,不是S6 MaxV的鏡頭辨識,如果你是因為鏡頭辨識而想買的話,目前還是要選S6 MaxV喔

底盤部分與前代大致相同,尾端是抹布架,周遭共六顆的防墜落偵測,邊刷也是相同的五繓膠刷

最大的不同則是主刷的部份,長度維持16.5cm,但刷體換成了膠刷,通常膠刷是更加不怕毛髮的纏繞,但對於凹凸不平的地面(例如復古造型磚)的清掃則會受影響一點,不過石頭S7+對這種地面的表現還是有維持一定的水準

側面的部份同樣有沿牆偵測,所以在牆邊移動的穩定保持,以及桌腳的圍繞打掃上表現都會很好,而S7+值得一提的還有抹布架設計,可以看到是浮動式的設計(約5mm的空間),這意味著機器可以貼合地面,並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離開地面

官方的說法是機器可以自動識別地毯,並將抹布架上浮避免弄濕,同時又可以保持吸地清掃,以求環境清掃的最大化,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棒的設計思考,絕大多數人都是希望買一台就可以解決自己家中所有的地面的問題,所以S7+的這項訴求非常的棒,可以看到,確實可以識別的到地毯

而實際通過地毯的時候,可以看到確實沒有讓抹布貼合上去,慢動作可以看到抹布架是升起狀態,且地毯沒有水痕

而在一般地面,就可以看到抹布架是放下來的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沒被識別為需避免的項目,S7+會直接出水拖過去,有毛,或是類織品性質的應有較高機率被判斷為地毯,而地墊這種比較平整的就會直接拖過去了

二、集塵底座:

S7+的主打特色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集塵底座,集塵底座雖然不是iRobot第一個玩的,但i7+著實把這項功能送進大家的眼前,讓消費者理解到有集塵底座是多方便的一件事,以小二自己使用的s9+來說只需要2-3個月更換一次塵袋即可,而石頭S7+的集塵座,個人認為是目前市面上最佳的設計,就趕緊來看一下吧!

從集塵座的吸入口來看,石頭S7+的做法有點類似反向吸塵,從原本掃地機吸入髒汙的位置把髒汙從塵盒中反向吸出

而要使用集塵座,除了要把機器內的隔板拆下外

也需要更換專用的集塵盒(可以看到右下位置多開了一個孔)

實際完成清掃後返回集塵就如同影片一樣,如果沒對準會自行退出重來,定位後執行20秒的集塵

至於石頭的集塵座設計也比較不一樣,本體是分成了左右兩個區塊

首先先看右側的地方,髒汙從掃地機吸出後會先到這邊,有沒有看到塵袋?

相當有趣的地方則是石頭讓你自己可以選擇要使用塵袋還是旋風集塵(沒錯,就是目前無塵袋吸塵器在使用的旋風集塵)

透過多錐氣旋,將大髒汙留存在集塵桶內,而比較大顆的粉塵則會停在氣旋內,剩餘的細微粒與空氣再往後走準備出風

比對一下塵袋與旋風集塵,基本上過敏人建議選塵袋,時間到就更換不沾手;沒有過敏困擾的話用旋風集塵,雖然要記得清理但同時也省下了一些耗材費用,把這個選擇權交到讓消費者手上自己選,個人覺得是滿貼心的

以旋風集塵為例,使用之後就會變成這樣,髒污停在集塵筒內定時自己清理

至於左側則是準備集塵完的空氣準備出風,再出風前會先通過一組棉濾(可水洗)

還有一組HEPA濾網之後再出風

非常多道的過濾,基本完全比照吸塵器的做法,所以排氣的潔淨程度是有保障的

三、規劃能力:

S7+行走模式跟前代機種一樣,出發後會馬上找到邊開始沿邊行走框出範圍,再在範圍內弓字型移動完成清掃

而在機器人完成一次清潔之後,就可以產出如下的地圖,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同時保存多張地圖並設定為【多層戶型】(最多4張),意即你可以在一棟透天的N層樓輪流使用同一台掃地機,且掃地機還可以記住地圖與相關設定,這點很不錯,也算是充份發揮電量餘裕的應用

而針對單一地圖,可以再做一些細節的設置,包含:

  • 禁區設置
  • 分區編輯:調整系統的分區設定、合併、分割等
  • 自訂模式:對於每個區域可以自行指定清掃檔位與拖地水量(例如客廳使用全速、廚房出水量最大、臥室轉成安靜等)
  • 自訂順序:設定每次清潔的先後順序

四、清潔力:

掃地機器人並不是走過去就保證能夠掃乾淨,特別是規劃型的機器人,原則上走過一次就不會回頭,所以一次清潔力格外重要(不過S7+可以在APP上,使用選區打掃功能設定強制清掃最多3遍),總共有4段吸力可以選擇,實測時會以最強檔表現為準,順帶一提,如果選擇精細拖地,則可以讓機器進入純拖模式不吸塵

1.地面清潔能力:

針對三種不同地面,先以手持吸塵器打掃過後,分別投放麵粉(5g)、米粒(20g),清掃結束後依據集塵盒內的重量變化估算清潔力,石頭S7與前代產品比較如下,地毯表現終於從S6的清掃失敗下成功復活,整體表現相較於S6有進步但還是S5比較乾淨一點XD

機器測試項目超耐磨花紋磚毛地毯
米家掃地機器人麵粉5g4.4/5.04.6/5.0–  
米粒20g19.0/20.018.4/20.013.6/20.0
石頭麵粉5g4.4/5.04.5/5.0
米粒20g19.0/20.019.0/20.016.4/20.0
石頭S6麵粉5g4.5/5.04.2/5.0
米粒20g16.8/20.017.3/20.0
石頭S6 MaxV麵粉5g4.1/5.04.0/5.0
米粒20g16.6/20.016.7/20.01.3/20.0
石頭S7+麵粉5g4.2/5.04.2/5.0 
米粒20g17.3/20.017.9/20.011.8/20.0
(1)後方數字是投放的重量,前方數字是成功進入集塵盒的數字
(2)毛地毯屬艱難環境,故僅測試最容易打掃的米粒

– 超耐磨地板+麵粉掃除(4.2/5.0),表現部分以純掃來說算還ok

– 超耐磨地板+米粒掃除(17.3/20.0),可以看到有不少的打飛狀況(從多繓毛刷改成3繓膠刷後,雖然纏繞分叉問題減少,但打飛機率就變高了)

– 磚面+麵粉掃除(4.2/5.0)以磚面麵粉來看,這成績算是不錯了

– 磚面+米粒掃除(17.9/20.0),跟硬地一樣,最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邊刷很容易打飛米粒

-地毯+米粒掃除(11.8/20.0),稍微掃的動長毛地毯,且面對短毛也可以吸的動且不會拖到,這台適用範圍可說是相當廣

五、障礙規避能力:

對於家中的常見障礙物,本次檢測測試3項:

1.吧檯椅/電扇底座通過測試

可以看到相較於S6 MaxV有鏡頭辨識,所以針對整張吧檯椅進行規避,S7+回到過去會盡量騎上去想辦法掃完的模式,不過因為脫困表現ok,所以沒有什麼問題

2.複雜桌/椅腳通過模式

S7+的沿邊感應器表現非常好,相當穩定,可以做到盡可能完整的打掃,且你仔細看,在四個角都掃完之後還會知道中央部分還有一點點沒掃到並補掃,顯示出機器對於地圖的建立表現良好

3.延長線處理

跟吧檯椅處理一樣,都是目前主流的先上再想辦法脫困,但表現算是穩定沒有被糾纏住

六、全室覆蓋率與清掃速度:

  • 覆蓋率:預估>95%- 沒有區域性漏掃
    – 沿邊打掃很好
    – 不通過床裙
    – 幾乎走過能走的每個地方
  • 清潔速度:實際行走面積8坪約30-35分鐘,清掃速度算是非常快的了

七、拖地表現

S7+標榜的另一特色就是抹布架會持續震動以提高拖地效果,是真的會震沒錯,但沒有像玻妞那種比較明顯的前後來回,以最大出水量,針對靜置12小時的咖啡漬進行測試,實際表現看下來比起一般的掃拖二合一機種顯著好很多,已經算是接近一般純拖地機的表現,好評!

拉近一點方便檢視成果,這是擦完後的殘留部分,剰一點,但不多,已經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好的表現了

八、其他項目:

1.運轉音量:

在距離1公尺處測量,全速模式的運轉音量為72dB,比起上一代S6 MaxV的67.5dB為高(約等於S7+的強速模式),最主要的差異,個人判斷應與主刷換成膠刷相關

總評小結

石頭掃地機器人S7+規格基本整理如下:

  • 定位系統:雷射
  • 機器高度:9.5cm,需保留10公分以供通過
  • 運作音量:最高72dB (1公尺處),安靜模式則約為60dB
  • 直接清潔力:良好
  • 邊角清潔力:優良
  • 障礙脫逃力:優良
  • 全室覆蓋率:>95%,能通過盡量多的地方,甚至掛抹布然後能掃薄地毯
  • 清掃速率:8坪/30-35分鐘
  • 價格:15,888/23,888(募資早鳥價)

這是一台相當有誠意的產品,除了S6 MaxV的前鏡頭外,可以看到這台S7+幾乎搭載了市面上所有一線產品的所有功能,且這些功能並不是單純抄功課,而是真的有吸收消化過後變成屬於S7+的特色,舉例來說,集塵底座的設計雖然是借鑒,但又融合了自己吸塵器產品的強項,提供了塵袋/旋風集塵二選,且排氣品質相當良好。又或者拖地抹布架會震動,但又不是專注於拖地的前後,而是另外搭配了升降彈性以應對不同地面環境

如果不特別考慮價格,單純以機器來說,這台可以說是最適合當作入門產品的一台掃地機,不管你家裡的環境如何,這台起碼可以滿足90%以上的需求,相當值得推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